橋梁所處的特定環境和其特殊用途,決定了其防水應該是一個整體性、系統化的概念,而橋面防水只是一個主要部分。如果忽視其防水整體性的特點,我們仍舊無法作好橋梁防水的文章,橋梁耐久性概念就不完整。這里有幾個例子。在空心板封頭處,由于混凝土開裂、厚度過薄等原因,水總是會由伸縮縫等部位沿著封頭的微小裂縫逐漸進入空心板內部,并且進入內部的水很難排除來。這樣,就直接對梁體造成侵害,不僅化學侵害開展起來,且低溫結冰也會造成較大影響。因此空心板封頭防水也是薄弱環節。在絞縫處,由于施工空間小、工作量小,往往重視不夠,施工工藝和材料很少嚴格把握。因此許多橋梁在使用早期就出現絞縫滲水的嚴重情況。我們知道,絞縫是橋面板之間橫向聯結的重要部件,其承受很大的剪力,作用在于增強橋面板受力的橫向分布和橋面整體性,一旦受到水侵害,強度降低甚至損害,就會出現單板受力。(混泥土預制構件)
對邊梁和邊板(包括翼板)的外緣面,由于直接暴露在外和長期受到雨水、鹽水等嚴重淋浸,絕大部分會在淋水、微縫、炭化、鹽污染的交替侵害環境中,較之中梁中板,極易出現開裂、暴筋、剝落、銹蝕等嚴重現象。在舊橋調查中,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。因此邊梁邊板所處的防水不利因素、地位以及解決方法應該值得研究。
1、防水方式
前文提到,目前傳統的橋面防水材料基本屬于“薄膜式”防水方式,在水泥橋面與瀝青路面鋪裝之間形成一層隔水層。這種防水方式和材料存在其固有的缺陷:
①、需要有足夠的與上下層的粘結強度,但隨時間推移、材料老化,其粘結強度會下降、甚至喪失;
②、材料壽命與使用壽命較低,一般僅幾年;
③、對水泥橋面狀況(如平整度、坡度、干凈程度等)的適應性較差;
④、高溫瀝青路面鋪筑、碾壓,會造成一定的影響,甚至損壞;
⑤、對施工技術與工藝要求嚴格且不易掌握;
⑥、生產、貯存與施工均存在環保問題;
⑦、橋面邊緣密封防水始終是一個難題;
⑧、在水泥橋面與瀝青路面之間存在這樣一層“軟”隔離層,易導致“兩張皮”現象。
這種傳統的“薄膜式”防水技術,通常是從房建工程防水中引用過來的。眾知,橋面防水有其特殊性,與房建工程相比有著很大區別,因此這種“引用”就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、改進和完善,才能較好地適應于橋梁工程防水。這里就橋面防水的特殊性作以分析:
①、橋梁的使用年限一般比房建要長;
②、橋梁所處的工作環境與溫度比房建要惡劣;
③、作用荷載不同,房建為靜載,而橋梁多為動載,且工作變形較大;
④、維修條件不同,橋梁維修會對社會交通造成較大的干擾。
以上就是常州創紅預制構件有限公司的介紹!